龙泉青瓷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(一站通)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0979|回复: 1

青瓷器修复过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8-5 13:57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浙江是青瓷器的发源地,有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窑和六朝以来的越窑、瓯窑、德清窑、婺州窑、龙泉窑、南宋官窑等著名青瓷窑口,目前在境内已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古代窑址,而出土的青瓷器皿更是不计其数。然而,在所有出土或传世遗留下来的青瓷器中,破损的、残缺的却占有很大的比重。这些破损的文物自然已失去了它原有的风貌,我们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,也不能拿到展厅去向观众展示,只能作为标本黯然地躲在库房中。因此,修复这些破损的文物,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的任务。当然,瓷器的修复是一项特殊的技术,并非轻易能掌握,况且我国窑口众多,瓷器的品种纷繁复杂,不同品种瓷器的修复又有其各不相同的要求。若想全面掌握所有品种瓷器的修复技术,必然会有难度。笔者从事瓷器修复多年,因身处浙江腹地,所经手修复的大都以青瓷器为主,故对青瓷器的修复已有所积累,撰此拙文,以求教于方家。
青瓷器的修复程序与所有瓷器的修复方法一致,也是要经过清洗、粘合、补缺、打底、上色、做釉等六个主要程序。所不同的是,青瓷器的胎和釉的颜色以及原始瓷釉、片纹等工艺,是青瓷器修复的特殊技术。本文将着重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。
一清洗、粘合
破损的青瓷器基本上都是长期埋在地下,因此新出土的文物,往往全身除布满黄泥外,还有很多水锈紧贴在器物上,有的还粘连在器物断裂的剖面上,给器物的修复带来了很大的影响,必须予以清除。
先将破碎的瓷器放入相对柔软的塑料盆中,用清水洗去表土,然后用刀具以与器面平直的方向将水锈轻轻地刮去,但不能用刀尖划刮,以免伤害釉面。比较难以清除的是粘贴在断面胎体上的水锈,特别牢固,而如果不清除的话,则会给粘接时产生明显的隔缝,对整器修复的效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。可用牛角刀或竹签刮削,胎壁较厚的也可用金属刀具轻轻地刮削。另一种办法是用洁厕净等洗涤用品浸泡清洗。若再不行,可两种方法合用。
有些考古发掘品,因研究需要,在器物出土后马上就粘接复原。这种修复的过程往往很粗糙,接口处严重错位的情况十分常见,而残缺部分通常是用石膏补缺。这种修复无神韵,也达不到展示的目的。我们必须进行拆洗,然后重新拼接。拆洗的方法是:将器物置于容器中,用丙酮浸泡,一般只需10至20分钟,粘接处便会自动脱落,然后将剖面的胶水刮净,最后进行拼接、粘合。
二补缺
补缺,是指器物在拼接后仍有部分残缺,或原本就已残缺的那部分用修复材料进行配补的一项工艺。
1.补缺的方法
补缺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:
第一种,器物的口沿或者腹、底有部分残缺,需要配补。这是最常见的器物破损情况,也是比较容易配补的一种。可在原有保存区块用打样膏翻模取样即可将残缺部分复原。
第二种,残缺的部分在原器物上没处翻模,只能参照同类器物的造型特征,先做出模子,再翻模复原。这种方法在确定补缺部位的造型时,一定要慎重,必须找到确切的复原依据——参照物,才能着手修复,若找不到参照物,宁可让其缺损,决不能随意编造。如1997年笔者为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修复一件唐长沙窑青瓷注子,注子的把、口沿和流均已残缺。为此,笔者查阅了许多有关唐代长沙窑注子的图象资料。在找出与此器造型基本一致的图象后,再根据器物上残存的痕迹,先做出模子,然后进行翻模复原。因为唐代注子的把都是用手将二根或三根泥条并立捏成的,那么此注子的把也一定要做出有手捏成的自然效果,使修复后的注子完全恢复原有的时代艺术特征。
第三种,大部分不复存在的残器的配补。杭州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东汉黑釉五管瓶残件,仅存上部两层,下层的腹部俱已失却。根据收藏单位的意见,要求全部复原。为此,笔者首先找来了一件完整的东汉黑釉五管瓶,在其上面翻模取样,使残缺的部分予以复原。 在这里,能否找到完整的东汉黑釉五管瓶是确定修复方案的前提。如没有同时期样本,这种残器的修复工作只能作罢。
2.补缺的材料
青瓷器的补缺材料主要有1.AAA强力胶+石粉+矿物颜料;2.环氧树脂;3.石膏。前一种适合于小范围的补缺,后两者主要用于大范围的补缺,但石膏的牢度不够强,必须再进行加固处理。如上面提到的那件东汉黑釉五管瓶,因补缺的范围特大,就采用了石膏补缺。石膏的厚度要大于原器壁,这就相对加大了牢度,也达到了因有的重量,之后再进行加固处理。加固的方法是:先在石膏做成的胎壁内外涂上502胶水,然后再加涂一层AAA强力胶,这样就基本达到“瓷化”程度。青瓷器补缺的材料以第一种为主。一般的做法是将颜色调成与釉色接近,而不是做成胎体颜色,目的是为下一步做釉打下基础。而历代青瓷的釉色各不尽同,修复者必须对此有充分的认识,才能调出比较接近的颜色。如,原始瓷的釉色多数泛黄,是用矿物颜料土黄加少量太白粉及微量铬绿调成。唐五代越窑的“秘色瓷”为艾青色,则要用铬绿+太白粉调成。在出土的越窑青瓷器中,以两晋南朝时期为最多,需修复的青瓷也以这一时期最为多见,因此,掌握这一时期青瓷修复补缺的颜料运用,更具实用意义。它的补缺颜料是,铬绿+土黄,再根据釉色的深浅添加太白粉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 〖龙泉青瓷网〗 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qqcw.com/bbs/Show.asp?bid=4&aid=12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5 13:57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上色、做釉

上色和做釉是青瓷器修复中的最后一道工序,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技术,若把握不好,整个修复的过程就会在此全功尽弃。上色和做釉,要根据釉层厚薄情况,釉薄者可将上色、做釉两个程序一次性完成,釉厚者或希望釉面有玻璃质感则需单独再次“上釉”。现将不同时代青瓷釉的修复方法分述如下:

(一)原始瓷釉的修复

原始瓷,也叫原始青瓷,流行于商周,延续至东汉,是我国古代瓷器之祖先,因其胎釉的淘炼、化学成份、制作工艺、窑炉温度的把握等等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青瓷的标准而被称之为“原始瓷”或“原始青瓷”。原始瓷以氧化铁为着色剂,釉色多数泛黄,一般都有缩釉现象,这种缩釉现象给修复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。笔者经过数次实验,找到了一种效果比较好的修复方法:先将补缺后的“胎体”表面打磨平整,然后用AAA胶加土黄、铬绿、太白粉等调合,直接涂抹到“胎体”上,不久,它就会收缩,“釉面”滋润有光泽,无需再作其他的工艺加工。

(二)越窑青瓷釉的修复

1.釉的特点分析

越窑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青瓷窑口,成熟于东汉,衰落在北宋, 绵绵千余年,形成了庞大的窑系。经过这漫长年代的演变,各个时期又形成了各有特点的艺术风格,其中的釉色也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。如:东汉至西晋时期,越窑青瓷以胎装饰取胜,釉层较薄,釉色青中泛灰,表面多呈亚光;东晋至南朝时期,胎装饰已基本消失,出现了点彩,釉层一般较厚,有玻璃质感,且多数有开片;唐五代至北宋是越窑的顶峰时期,不仅在胎体上重新出现了刻划纹饰,釉的呈色也已达到了最佳水平,有“千峰翠色”之美誉。釉面光亮,色呈艾青者,曰:“秘色瓷”,专作贡品。

2.修复方法

东汉至西晋时期,因釉层较薄,表面乳浊,可将上色、做釉一步完成,即用黑、柠檬黄、白等硝基漆调成后加适量硝基清漆直接涂抹,就可达到预期目的。

东晋至南朝时期,釉层较厚,釉面有玻璃质感,需先用硝基漆调出准确的颜色后,涂抹均匀,然后再用喷枪喷涂硝基清漆。开片的处理有两种方法:一种是手绘;另一种是将“釉面”加热,然后迅速放入冷柜内,通过热胀冷缩的物理变化,形成自然的开片。

“秘色瓷”釉的修复。所谓的“秘色瓷”是窑工在窑炉的还原气氛下烧制而成,釉面呈艾青色的青瓷,是越窑青瓷器中的绝品。如: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的唐越窑青瓷花口杯,杯身已有近一半缺损, 在补缺复原后,用黑、柠檬黄调成绿色,再加上白色,使其变淡,用喷枪喷涂,再用刷子蘸上黑、褐等颜料,弹出斑点。这种青瓷的釉层也较薄,无需再做“釉”。

(三)早期黑釉的修复

在东汉时期的越窑和六朝时期德清窑中都有黑釉瓷器生产,相对而言,越窑黑釉釉层厚而光亮,德清窑黑釉釉层较薄,釉面无光泽。所以越窑黑釉瓷的修复,需在黑、柠檬黄等硝基漆调出颜色涂抹后,再次“上釉”,而德清窑黑釉瓷只需前一道工序便可。

(四)对“片纹”的修复

片纹,源于早期瓷器的开片,本是一种工艺上的缺陷,南宋时期的窑工经过人工掌握后,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装饰纹样——片纹。笔者通过仔细观察发现,这种人工把握形成的片纹与早期杂乱的开片是有很大区别的,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。即线条有“干线”和“支线”之别,“干线”往往是垂直状,有的甚至是从头通到尾,而“支线”则是从“干线”处分离出来。因此,在修复时一定要把握这种规律,且不可随意乱画,造成杂乱无章的面目。做片纹一般都用细笔画,也可用刀具先刻画,再填上颜料。

上述修复方法对其它窑口青瓷器的修复同样适用,只要根据瓷器本身的颜色、釉层的厚薄做出相应的调整即可。应当认识到,古陶瓷修复者不仅要掌握好各方面的修复技术,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古陶瓷鉴别能力,对各窑口、各时代陶瓷器造型风格和工艺特征有基本的掌握,才能避免出差错。青瓷器修复是如此,其他品种瓷器的修复同样也是如此。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龙泉青瓷网 ( 浙ICP备07506792号  

GMT+8, 2024-3-29 16:34 , Processed in 0.078910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